“图像的加工”教学设计
高二 周晓颖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信息技术选修模块2《多媒体技术应用》,第四章《图形图像的加工》中的内容,是上节课内容图形图像采集的延续,又是图形图像加工的引路课。图片素材的加工和处理是多媒体作品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以前采集的图片素材进行合成,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图片素材在多媒体作品中的呈现方式和处理方式这部分内容在必修模块中已有涉及,在这里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加深。其中“图形图像素材的制作”仅基于Photoshop进行学习和实践。学生通过对Photoshop工具的实践操作,初步了解图片素材再加工的一般步骤,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后面图片的再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于学生对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的不熟悉,在上课过程中还要逐步完成Photoshop的基本操作教学。考虑到是第一课时,所以教学着重点在于图片素材加工的一般过程和利用Photoshop中基本工具完成图像的合成。选用“我的班服我做主”这一主题,能让学生根据设计需要选用合适的工具,并能在课外进行拓展,学以致用。
学情分析
1.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熟练,能很好的通过教师提供的网站获取知识,有一定合作意识。
2.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或网络上接触过图像处理的具体应用,并对图像的色彩、结构和整体性都能够很好地把握,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鉴赏能力,对作品的创造比较有兴趣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3.学生在以前学习过诸如“画图”类的图像处理软件,熟悉工具箱中工具的使用,能利用“画图”软件进行简单的图像处理。
4.通过本章前几节的学习,学生对数字化图形、图像的基本知识及获取图形图像的方法有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课标分析
1、能根据表达、交流或创造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媒体和多媒体编辑或集成工具完成多媒体作品,实现表达意图,并能根据对创作结果进行评价。
2、通过评价与鉴赏他人的多媒体作品,体验其创作思想,明了其中所蕴含的意义。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photpshop的工作界面等基本知识;
2、熟练打开隐藏工具和面板,掌握选框工具、移动工具、套索工具、魔棒工具等工具的使用技巧;
3、综合运用选区、自由变换、图层切换等操作创作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到图像素材加工的过程,逐步理解图片素材的合成方法,最终能利用Photoshop初步合成作品;
2、培养创作多媒体作品的能力,并学会评价作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图像加工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观念;
2、学会利用媒体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成功的喜悦;
3、通过教育学生规范使用他人的图片以及主题的表述,让学生遵守道德规范。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图像处理的方法和技能的运用;
教学难点:图像的结构、色彩的协调美观和整体的设计。
教学策略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来组织学生学习,把制作个性化班服分解成3个具体任务,使任务层层递进,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让学生自由轻松地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引导启发,演示实践,讨论交流相结合。
在教学设计中采用学生上机实践、小组合作、交流、评价的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安排贴近生活的活动,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具体活动中体验图片创作的思想,并能够灵活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由于这节课内容的操作性比较强,要求能活用Photoshop的基本操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表现出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方面的差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法,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以只完成必做任务,对于操作技能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有创作欲望的,可以在完成必做任务的基础上自由发挥,这样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教学设备
1.硬件环境:多媒体电脑教室、投影仪、教师机
2.软件资源:Photoshop软件、教学课件、素材、作品评价标准、课堂评价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1)创设情境:展示几幅合成和富有创意的图片 (2)引导:对图片进行过加工 (3)列举图像加工在生活中的其它应用?这些应用是如何实现的? (4)激励学生:是否也想做出随心所欲的作品? (5)显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
(1)欣赏图像作品 (2)列举实例 (3)明确目标 |
合成的图片以及富有创意的图片能快速地引起学生的视觉共鸣,激发创作的欲望。 |
新授 |
讲解Photoshop的基础知识,结合画图和Flash软件,熟悉Photoshop的界面、工具面箱板和面板区,演示:打开隐藏工具和复位面板位置的方法。 |
回忆,学习新知识 |
Photoshop基础知识的讲解,可为完成任务一做好准备。结合画图和Flash软件进行讲解,有利于快速培养学生对Photoshop的认知度和熟悉感。 |
出示任务一:小试牛刀 要求:将给定的白色T恤利用提供的素材,给它设计上美观的图案 拓展练习一: 利用“自由变换”选项,尝试制作出不同的效果 任务一完成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图像加工的过程,以及在加工过程中用到的相关操作。 |
利用学习网站,自主探究学习完成任务一,并感受图像加工的过程;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完成拓展练习一; |
学习网站的使用,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使用选框工具、移动工具和自由变换工具; 任务简单,能够使学生体会到图像加工的成就感。 拓展任务的设置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 |
出示任务二:大显身手 要求:将白色的T恤染上自己喜欢颜色 讲解并演示魔棒工具和磁性套索工具的特点和应用, 拓展练习二:尝试修改磁性套索的属性值,能否更好的帮助我们选取对象 |
观看演示后进行实践操作,完成任务二 ;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完成拓展练习二; |
魔棒工具和磁性套索工具的使用和属性设置比较灵活,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故采老师讲解,再学生实践 任务二的设置及相关工具的使用,也能有效解决任务一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拓展任务的设置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 |
出示任务三:尽善尽美 要求:给T恤添加文字内容 |
合作探究文字工具的使用 |
文字工具的使用与之前学习的画图中文字工具类似,所以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合作,完成此任务。 | |
课堂评价 |
展示学生作品,结合作品评价标准和课堂评价标准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 |
||
总结 |
利用学生作品进行总结,并强调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图形图像的加工时,界面搭配要和谐,技术运用要恰当。创作作品时,应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认真负责地利用作品,进行表达和交流,树立健康的信息表达和交流意识。 |
认真聆听,用心体会 |
鼓励学生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为学习、生活和工作服务。 |
课后 拓展 |
制作校本课程的封面 |
今年的运动会是同学们自主承办的,运动会圆满结束,后续工作要编写一本校本课程,借此机会让同学门制作此校本课程的封面,正好学以致用。 |
附:课堂评价表
图像的加工课堂评价表
作品评价指标
评价 内容 |
评价指标 |
评价等级 | ||||||||
自评 |
他评 |
师评 | ||||||||
优秀 |
一般 |
需努力 |
优秀 |
一般 |
需努力 |
优秀 |
一般 |
需努力 | ||
内容 30分 |
所合成的图像符合设计主题,并能适当添加文字表现主题。 |
|
|
|
|
|
|
|||
画面美观,色彩协调,整体感觉好,给人以美的感受。 |
|
|
|
|
|
|
||||
所选择的素材能恰当地表现作品的主题。 |
|
|
|
|
|
|
||||
技术 40分 |
能将不同的图像合成到同一幅图像中。 |
|
|
|
|
|
|
|||
能对图像进行自由变换。 |
|
|
|
|
|
|
||||
能对图像进行填充。 |
|
|
|
|
|
|
||||
能将图像添加必要文字。 |
|
|
|
|
|
|
||||
创造性 20分 |
素材之间的搭配有创意。 |
|
|
|
|
|
|
|||
有独特的表达意境,有创意。 |
|
|
|
|
|
|
||||
道德价值 10分 |
所合成的图像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符合道德规范。 |
|
|
|
|
|
|
|||
综合评价及 修改建议 |
|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总的来说,完成的较好,各个环节都很完整且有序的完成,我觉得自己的这节课有亮点也存在不足。
亮点:
1.在导入教学内容时以“旅游照片展示”作为情景引入,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清晰,从简单到复杂,任务之间相互独立但又层层递进,过渡自然,让学生感受到图像加工的魅力,为后继的学习做铺垫。
3.及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并鼓励;
4.设置拓展任务,对于操作技能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有创作欲望的学生,可以在完成必做任务的基础上自由发挥,这样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不足:
1.讲课时语言的组织中有些过于繁琐不够精练,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这个问题。
2.有个别知识处理的过于仓促、生硬。
综上所述,本人在这次教学能手公开课上得到了很多启发和有益的经验,对以后常态课的教学和公开课的设计都有很大的帮助。